高难度化工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化工制药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具有毒性高、难以分解等特点,因此不能用单一的生化处理方式完全处理废水。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废水中所含物质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提高化工制药废水的分解性。之后再利用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对废水进一步处理,从而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1.化工制药废水的特点
1.1 COD含量高、成分复杂
化工制药废水中COD和BOD5含量相对较高,有时达数万,严重时达数十万,但B/C值相对较低。因此,如果这种废水排放到正常的水体中,水中的溶解氧会被大量消耗,水体会发生缺氧现象,水中的自然生物就不能生存。不仅如此,化工制药废水的成分复杂,变化性非常强,有机物浓度高,种类多,营养元素比例不平衡。
1.2 无机盐浓度高
由于化工制药废水中无机盐浓度高,这些无机盐可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当水中氯离子浓度超过300毫克/升时,那些不习惯的微生物的生长将受到明显抑制,从而对废水处理效率产生严重影响,不仅造成污泥膨胀,还造成大量微生物死亡,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1.3 存在生物毒性物质
通过对化学废水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废水中不仅含有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无机盐等物质,还含有苯酚、氰或氮杂环、芳香胺、多环芳烃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很难降解,从而对水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2 .高难度化工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首先对化工制药废水进行一次处理,使用隔油池、沉淀池、沉淀池、筛子、格栅、调节池等构筑物去除废水中的浮游油、固体悬浮物等,调节废水的pH值,降低化工制药废水的腐烂度。正常情况下,经过初步处理后,生化需氧量去除率仅为25%-30%;其次,二次处理通过化学或生物处理去除化学和制药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和可降解有机物。二次处理后,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可达85%-90%。最后进行三级处理,去除化工和制药废水中的氮磷以及可生物降解的病原体、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等。经过上述处理后,利用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吸附等物理化学方法和化学沉淀、化学氧化等化学方法,实现了化学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
3 高难度化工制药废水处理的厌氧生物性处理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没有分子氧的环境下利用厌氧菌和两性菌的代谢功能,有效地分解化学制药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水等。该处理方法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污泥产量低等优点。缺点是处理后的水质相对较差,一般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我国处理化工制药废水的厌氧工艺有三种,即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中对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研究相对较多,并且应用也是最为广泛的。其优点是不易堵塞,同时还可以将气、固、液进行一体化分离、污泥颗粒化处理。这项工艺十分成熟,能解决大多数化工制药废水的处理问题。另外,固定化技术。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是将微生物固定在特定区域的水中,保持微生物原有的生物功能,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目前,固定化技术已应用于多种化工和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如扑尔敏、四环素、布洛芬等制药废水。此外,固定化技术也可应用于丁苯橡胶工艺,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化工制药废水。
上一条:高浓度废水处理设备工艺介绍 | 下一条:常用的高盐废水处理工艺 |